北京知产法院高度精简机构 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审判事务和诉讼服务
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案
来源: 北京晚报 2018年12月14日 版次: 08
导诉台的“蓝马甲” |
12月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志愿者服务队拿到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从59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北京法院系统内唯一一个获得金奖的项目。法院的志愿者是做什么的?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近日走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司法改革模式成立的北京知产法院,机构高度精简,而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审判事务和诉讼服务则成为知产法院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妙招。
“蓝马甲”志愿者助力审案
走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大厅,导诉台一名身穿“蓝马甲”的女孩面带微笑,正在引导一位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办理相关程序。记者了解到,她叫樊美辰,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而“蓝马甲”正是知产法院志愿者服务队的标志服装。樊美辰告诉记者,志愿者服务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她从中收获很多,也很享受这份工作。
2014年成立的北京知产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各个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近两年,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如华为公司诉三星公司涉及LTE通信标准专利侵权案、国内首例声音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国内首例音乐喷泉著作权案……均是由北京知产法院审判的。
记者注意到,按照中央司法改革要求,北京知产法院率先实现了机构精简。副院长宋鱼水告诉记者,建院之初,该院在编人员仅有100人,目前增加到164人,其中法官49人,法官助理78人。
与之相对的却是较高的收案量。“北京知产法院设立时,预计年收案量约4500件,但建院后收案量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保守估计今年收案将超过17000件,是建院时预估量的四倍。”从结案数字看,宋鱼水说,今年法官的人均结案数预计将超300件,远远高于北京地区其他中院,也远高于上海和广州两家知识产权法院。
人员精简,机构压缩,“人案矛盾”“事多人少”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高效率,应对日益增加的审判工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给出的答案是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审判事务和诉讼服务。而志愿者服务队便成为其中一大助力。
“感谢志愿服务给我带来启迪”
2015年3月,北京知产法院组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志愿者服务队,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立了诉讼服务岗、审判辅助岗与综合服务岗三类志愿者服务岗位,并结合志愿者自身情况进行匹配。在引入社会化购买方式之前,这为知产法院的诉讼服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人力支援和智力支持。
志愿者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的在校生,导诉登记、接受案件咨询、诉讼材料收转、司法专邮办理等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
三年间,北京知产法院志愿者服务队共吸纳来自70所高校的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超过13万小时。审判辅助岗位上的志愿者,累计参与审结案件3000余件,参与草拟5000余份裁判文书初稿。
为保证志愿者能够迅速适应法院的工作节奏,北京知产法院依托立案庭,由法院内的业务专家参与授课,对每一名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
法院通过志愿者队伍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同时,“蓝马甲”们也在志愿服务中成长。这几天,获得金奖的好消息在“京知志愿者之家”的微信群里不断刷屏。“比想象中的更好!”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刘佳笑着说,“在看似琐碎的工作中,你会在脑海里一点一点拼凑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知识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现在,刘佳对于处理各种送达、整理卷宗、计算诉费等司法审判辅助事务手到擒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志愿服务成果十分喜人”。
来自清华大学的严博伟特别感谢了志愿服务的时光给他带来的启迪。他说,自己看到了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差异,这些司法实务经验为他提供了现实研究素材,让他的思考不再是“无根之木”。
辅助服务外包缓解“案多人少”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引入志愿者服务队之余,北京知产法院根据中央司法改革精神,突破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和做法,还尝试将法院核心权力之外的一般性、事务性工作以项目化外包的方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予以解决。这成为北京知产法院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另一大助力。
自2017年8月起,北京知产法院先后开展了《卷宗全过程整理运维服务外包项目》、《送达服务外包项目》、《诉讼指导外包项目》三个审判程序性辅助服务外包试点项目。
截至目前,三个试点项目为北京知产法院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在案卷整理归档、诉讼材料收转、法律文书送达等方面节省了40%的工作量,日均每人节省3.2小时,年均每人节省835小时。同时,法院案件档案质量、诉讼材料收转规范性以及文书送达及时性等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
宋鱼水告诉记者,“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审判事务和诉讼服务,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发挥法律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确保审判核心职能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报记者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