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智慧财产网(海南频道), 13311310638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
首页 > 专业 > 商标
让皖籍粮食品牌叫响全国-智慧财产网
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16-08-20 06:51:00 浏览次数:1492 次
  


让皖籍粮食品牌叫响全国

2016-08-1911:29:28 来源:中安在线-江淮时报(合肥)

让皖籍粮食品牌叫响全国

本报记者毛学农侯宗刚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对推动我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绿色发展,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8月10日,省政协召开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对口协商会,委员们积极为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建言献策,通过供给侧管理,从而引领需求,创造需求,促进我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

从品牌到名牌

安徽省鑫泉米业有限公司的“颍上大米”、南陵县裕安米业有限公司的“南陵大米”、桐城天林米业有限公司的“天莊大米”……我省具有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的品牌屈指可数。民进安徽省委在调研报告中认为,相对比邻省份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我省粮食产品开发仍然不够。比如粮食收购上还是“收原粮、卖原粮”单一分散经营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弱,粮油初级加工能力相对过剩,精深加工能力又明显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

云南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羊”,“六大名牛”、“六大名鸡”、“六大名鱼”、“六大名米”等品牌。民进安徽省委建议借鉴云南的做法,大力整合现有粮食品牌,打造和唱响“良种”、“粮食”、“面粉”、“食品”等品牌。按照成立一个协会、制定一个章程、规范一套程序、统一一个标准、注册一个商标的“五统一”模式,坚持行政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进行品牌整合。成立粮食、食品、种子、面粉等产业联合体,确定品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和防伪标签,推动品牌资源高度聚合。

同时要强化技术支撑。成立专家团队,粮食企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专用粮食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粮食绿色高效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要立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在产品工艺、节能、节水、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创新和改善,培育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粮食品种,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

培育主体做强品牌。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品牌粮食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产业做大、企业做优、品牌做强。建议省级财政设立专用品牌粮食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三个层面:一是在生产上,对联合体、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用优质专用品种、种子加工和烘干设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在加工上,对专用品牌粮食加工企业的仓储、技改、融资等方面给予补贴。三是品牌建设上,对获得“三品一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主体给予重点支持。

打造农业“芯片”

“良种是农业的‘芯片’,发展专用品牌粮食需要依靠品种创新引领。”民革安徽省委建议省级财政要设立专用品种研发专项。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科企合作开展优质专用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品种选育重大科研攻关,加速品种创新步伐。要保护品种收益权。鼓励科企合作、品种收益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和公开交易,建立科研成果权益分配制度,切实保护科研单位和企业、个人的品种研发收益。要保护生产者利益,对规模订单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生产的企业要实行优质优价,单收单加,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品牌粮工程建设的关键是要有适宜配套的专用良种。现行的品种审定办法主要是以产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兼顾品质和抗病性,对特殊用途稻米的审定,未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民建安徽省委指出了良种审定办法存在的问题。安徽水稻品种审定分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中粳稻和晚粳稻五个组别,考察指标主要是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等,部分兼顾特种性状水稻品种,所有参试品种分别与选定的五个品种进行对比,这对品种的多样性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对于特别优质的、产量一般的如类似泰国香米的品种,沿淮地区早熟特优质水稻品种、早熟高产适宜轻简栽培的水稻品种,适合蚌埠地区麦后早熟类型的糯稻品种,适宜安庆地区的高直链淀粉的品种,这些类型品种因其专用型,不能适应现有的审定标准,通过安徽品种审定极少,市场奇缺,农民种植的主要是农家自留种。因此,依据市场需要,对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审定办法进行改革,成为安徽品牌粮建设的一项关键配套措施。

给品牌粮食插上科技翅膀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特别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发展平台。民革安徽省委建议,实行三个结合,推进专用品牌粮食发展。

要与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工作相结合。示范市、示范县应率先示范使用粮食优质专用新品种、新科技、新装备和粮食精深加工新工艺,使之成为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样板区”。

要与现有的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相结合。按照渠道不变、集中投向、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级为平台,整合使用现有的各项支农项目资金,尽可能优先安排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的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扶持尽快做大做强。

要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我省粮食主产区不少在贫困地区,尤其是生态条件较好粮食生产区贫困人口更大。因此,应紧紧抓住国家扶贫攻坚的有利时机,把发展专用品牌粮食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尽快脱贫。

专用品牌粮食涉及产加销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出省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平台作用,对产业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加强攻关,尽快突破,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进一步探索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与营销技术新模式,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和电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与流通互联互通。

“三量齐增”与解决“三难”

近年来,伴随着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我省粮食生产却进入了增收难、出售难、储藏难的“三难”境地,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迫切而又繁重。民革安徽省委建议制定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规划,适度生产储备粮,确保“口粮”安全。加大科研力度,尽快发现培育全营养型、丰产稳产型、耐储存的储备粮品种,在储备粮区域内全面推广种植该品种,国家对储备粮生产实行收益基本保障、政府托市、风险兜底,确保国家粮食的基本储备安全。同时,建立国家储备粮补仓机制,在现有储备粮更新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专用粮、品牌粮等非国家储备粮品种计划储存制度,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弥补社会储备不足,进行市场调节。

在非储备粮区域,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适应“舌尖”需求的专用粮食生产,如功能性稻米——有色稻、低水溶性蛋白稻、弱筋小麦等专用粮食,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粮食。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现有专用粮食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已有的生态米、有机米、富硒米、营养粥、代餐粉、水果米、蔬菜米、山珍米、粗粮米、禅食等粮食生产企业要重点奖补,对开发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的农户、企业要提高奖补标准,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三品两标”粮。我省集高山、丘陵、平原于一体,生态环境优越,地貌的变化、区位的差异、水肥气热状况及小气候的多样化都是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在大力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和商标粮食产品的同时,瞄准市场占有率较高、溢价能力较强的粮食品种适地推广种植。要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地域特色粮食,积极支持大别山区等较高海拔地区培育具有地区标志的高山有机米;丘陵地区不同区位土壤营养元素不同,可发展特色富营养米;平原地区可培育弱筋小麦、特色杂粮等地标性粮食,积极构建专用品牌粮食产品生态圈。

从田间到餐桌“三产”融合

省政协常委杨增权建议,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要深化产业融合。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把产业链、价值链、营销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在一产环节,支持种粮大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原粮生产基地,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土地流转、基地建设等方式,参与品牌粮食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保障优质粮源;在二产环节,要按照粮食精深加工和特色加工要求,制订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规程,打造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安徽特色明显和影响力大的粮食产品;在三产环节,要着力增加工业化主食产品的有效供给,健全粮油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做到从田间到餐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品牌粮食优势产区发展若干粮食产业集群,把传统色彩浓厚、科技内涵相对较低的粮食产业,建成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粮食产业。

省政协委员王永定说,农业生产要素涉及土地、资金、人才、市场和品牌等,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将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发展能量。如今走现代农业之路,首先必须围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的客观实际,进一步探索要素资源的系统有效整合。要立足土地、资金、人才、市场和品牌的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在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围绕粮食深加工编制一批牵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出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及投资切入点。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三是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现代实用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企业要注重科研队伍的建设和新产品的研发,拥有人才就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四是发挥政府性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解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的资金需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收款账号信息
©智慧财产网(海南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3311310638 备案号:京ICP备11029095号 Copyright © 2019 www.ezhic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
顶部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扫一扫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