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研讨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在主旨演讲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实施普惠性可及性精准性支持政策,着力优化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竞争环境,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创业活力、创新热情、创造动力,有力推动了各类市场主体扩容、提质、增效。
张工介绍说,面对疫情严重影响,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犹如疾风劲草,有力增强了我国的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保住市场主体,就留住青山、赢得未来,为经济行稳致远储备了最可靠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主体大幅扩容,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1.44亿户、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发展质量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20万家和18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支出的76.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民营企业在税收贡献、生产总值、技术创新、吸纳就业、数量结构等方面形成“五六七八九”格局。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类群众直接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殊市场主体,发展到9670多万户,成为基层群众的就业容纳器、民营企业的后备力量、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微循环和各类企业的协作配套伙伴。
张工指出,我国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领导;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得益于党和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得益于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得益于中国的市场主体因“市”而动、顺“市”而为的强大自适应能力;得益于中国企业家群体锐意进取和劳动力资源的勤劳智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一是宏观政策聚焦微观主体,微观主体支撑经济增长和就业。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财政资金直达、货币政策直达和普惠金融等政策工具,注重用“放管服”的思维和方法强化政策效果。各项政策直接滴灌到市场主体的“根”上,达到了惠企和利民的综合效果。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各项政策落实,打造市场主体政策服务平台,完善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深入开展涉企收费规范和专项治理。二是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市场活力增强经济效率和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由78名大幅跃升至31名。市场监管部门先后推动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等改革,推动“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由22.9天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商事准入制度根本性变革。在大力破除“准入难”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深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向解决“准营难”再攻坚,将建立全国范围内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推进实施,力争到2022年底前,建立起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同时着力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三是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提升市场预期和信心。市场监管部门注重统筹活力和秩序、支持和规范、发展和安全,综合运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各种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定不移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张工说,微观市场主体的精彩活力表现,绘就磅礴壮观的宏观发展格局。中国强大内需市场,拥有完备产业配套条件,拥有勤劳智慧的劳动力资源,拥有充满活力、创新有为的企业家队伍,拥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各类市场主体在中国一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来源 | 中国经济时报